第三届理事会(2005.3- 2009.12)

2005年3月2日,分会第三届理事会第一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在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210研究所召开。会议讨论通过了题为《求真务实 开拓创新 努力开创竞争情报分会工作新局面》第二届理事会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选举工作报告、《章程》修改报告,第三届理事会继续以第一届和第二届理事会的6个工作部的工作机构。

 

50.2005年元月,由分会和北京科技情报学会知识管理与竞争情报专业委员会在海口联合举办了“运用竞争情报为政府和企业服务高峰会”。该专题会议的召开紧紧抓住了我国情报和咨询机构正在走向国际化、市场化和产业化的必然形势下所带来的历史机遇,探讨运用竞争情报为政府和企业服务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51.2005年6月8日,分会举办了京区竞争情报培训师与会员的座谈会。

52.2005年8月23-24日,分会与中经财合作在青岛主办了“企业竞争情报体系构建暨竞争对手情报获取、分析、利用操作实务与经验交流大会”。

53.2005年9月20-22日,在四川成都召开了主题为“开创新局面——实现竞争情报的价值”的第十一届中国竞争情报年会,共计120人出席会议。本次会议采取演讲、演示和互动交流相结合的形式,分主题报告、CI课堂和互动论坛三大部分。2005年是中国竞争情报十年发展后又一轮回发展的开端。因此,第十一届年会的召开意义深远,它将指引着下一阶段中国竞争情报发展的方向和未来。

54.2005年11月14-23日,分会组成赴澳竞争情报考察团对澳大利亚进行了考察。其间与国际著名竞争情报专家,《竞争战略方法》一书的作者进行了深入交流。通过考察,进一步了解了澳大利亚竞争情报工作的外部经济环境,以及澳大利亚竞争情报开展情况。这是继1998年以后,分会恢复组团出国考察和交流竞争情报,为今后进一步加强合作,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至此,竞争情报国际交流活动从“请进来”,发展到“走出去”,国际交流活动出现了新的局面。

55.2006年元月,分会京区第三届理事会第二次扩大会议讨论并通过了《竞争情报分会职业道德规范(试行)》。

56.2006年3月20日,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景利研究员等学会领导与来华访问的澳大利亚竞争情报从业者协会(SCIPAUST)主席、澳大利亚麦加利大学商学院教授Chris hall先生会晤,双方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了友好的座谈和交流,探讨了培训合作方面的事宜。

57.2006年5月19日,分会针对在业界掀起波澜的《竞争情报是皇帝的新衣?》文章中对竞争情报质疑和悲观情绪首次以沙龙形式开展活动,分会领导和专家积极响应,或到会发言或撰文参与讨论,剖析了根源,共同探讨了解决问题和困难的途径,坚定了大家的信心。一年之计在于春,首次沙龙活动之所以选择在明媚的春天举办,是希望美好的春色给大家的竞争情报工作带来勃勃生机。此次活动得到了常务理事们的充分肯定,并建议以“春之声”命名每年举办。

58.2006年6月1-2日,在桂林举办“提升情报竞争力论坛”,该论坛向大家介绍了“竞争情报与国防科技工业情报竞争力研究”成果,以此带动与会代表共同关注情报竞争力问题,最大地发挥情报支撑作用。

59.2006年6月26日,分会国际顾问、日本工商竞争情报专家协会会长中川十郎教授来华讲坛在北京青竹宾馆召开。中川十郎教授总结出了大量宝贵的竞争情报工作经验、认识和感受,与大家进行了愉快的经验分享。讲座结束后,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景利研究员及分会顾问、副理事长与日本工商情报专家协会中川十郎会长共进晚餐,交流了两会竞争情报工作开展情况。

60.2006年6-7月,分会与北京美兰德信息公司联合对北京市范围内的竞争情报服务提供商及竞争情报用户开展“竞争情报服务市场及用户需求分析”调查,完成了调查报告。

61.2006年8月17日,分会咨询服务部在北京举办“竞争情报服务市场及用户需求分析”交流研讨会,与会员分享了“竞争情报服务市场及用户需求分析”调查结果。

62.2006年8月24-26日,在宁波举办主题为“创新环境下的竞争情报”的第十二届中国竞争情报年会,共计80人出席会议。此次会议实战专家多,内容丰富精彩、形式生动活泼,企业代表的现身说法让大家受益非浅,互动论坛为会员和政府与企业的决策者、专家、咨询公司、软件制造商相互交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为竞争情报交流搭建了桥梁和平台。

63.2006年12月9-11日,在北京举办“竞争情报现场交流与实务指导培训”,并安排学员赴北京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进行现场交流。

64.2007年4月6日,分会在北京举办了首次以“春之声”命名的竞争情报沙龙,在常务理事会上常务理事提出将该活动固定下来的建议。    65.2007年7月5-7日,分会举办了第二期竞争情报现场交流与操作实务培训。    66.2007年8月22-24日,分会与北京科技情报学会竞争情报与知识管理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了“面向情报工作的知识管理研讨会”。    67.2007年9月10-16日,竞争情报组织竞争情报考察团对情报大国日本进行了考察,重点考察了日本商业情报协会,与日本竞争情报从业者进行了学术交流,就协会间的合作进行了洽谈,签署了合作协议。还考察了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对该机构以及在日本对外贸易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了解;同时以日本IBM公司、伊藤忠商事会社为重点,了解了日本企业和综合商社的竞争情报工作开展情况。

68.2007年11月8-11日举办了以“竞争情报的实践与发展”为主题的第十三届中国竞争情报年会,共计100人出席会议。由企业论坛、学术论坛和方法论坛构成的互动论坛是每届年会的亮点和热点,它集中了竞争情报业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备受与会代表的关注和参与。本次年会还首次开辟了竞争情报成果展示台。

69.2008年3月21日,分会在北京举办了2008“春之声”竞争情报沙龙活动,与会者就“如何建立一个‘贴身的’竞争情报体系”展开了讨论和交流。

70.2008年5月20-23日,在广州举办了以科技情报为主要内容的第三期竞争情报工作现场交流与技能研修班,并安排赴广东美的集团进行了现场交流。在美的集团,学员分享了制冷家电集团在技术信息情报收集和处理方面工作的经验,感受他们清晰的科技情报工作思路,学习和借鉴他们职能设置、信息流、发展历程、未来规划等一系列工作特点和经验教训。

71.2008年6月4-6日,在云南丽江召开了主题为“技术竞争情报与情报工作”的专题研讨会,会议邀请了来自研究所和企业的专家分别作了题为 “技术预见与技术竞争情报的汇聚”、“技术监测与预警项目咨询技能经验交流”和“技术竞争情报在我国企业情报工作的实践应用”的主题报告。大家围绕如何在情报中加强技术竞争情报的应用,探索我国情报研究的技术竞争情报策略和技术支撑方案等问题开展了研讨。从此以后,“技术竞争情报与情报工作”的研讨会成为系列活动固定下来。

72.2008年9月24-27日,在南昌举办了以“危机预警与竞争情报”为主题的第十四届中国竞争情报年会,共计80人出席会议。会议总结了竞争情报工作经验,探索了竞争情报的新方法和新的服务模式,开拓了竞争情报应用的创造性实践,交流了竞争情报学术研究成果。

73.2008年11月,分会组成竞争情报考察团对加拿大进行了考察,重点考察了加拿大渥太华大学Telfer管理学院,充分了解了加拿大竞争情报发展概况,走访了加拿大科技信息研究所,对该机构的组织体系以及在加拿大对中小企业的作用进行了深入了解;以加拿大北电网络为重点,考察了加拿大企业的竞争情报工作开展情况。 通过考察,获得了来自于加拿大政府、学术和企业界专家们的观点与见解,充分了解了加拿大政府在竞争情报中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加拿大学者成功的产学研结合举措,咨询研究机构的竞争情报服务模式以及加拿大企业开展竞争情报工作的做法和经验。

74.2008年12月19日,在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和挂靠单位的大力支持下,邀请了来自加拿大渥太华大学教授Jonathan L.Calof先生和美国竞争情报专业人员协会竞争研究经理Bonnie Hohhof女士两位国外专家在北京举办了“如何通过展会获取情报及战略与竞争分析研讨会”。外专们不但为与会者讲授了展会情报获取和战略分析课程,还与大家共同探讨了情报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75.2009 年 3 月 27 日,举行 2009 “春之声”竞争情报沙龙活动。参会者分享了金融行业和化工行业的工作经验,专家的发言给金融危机环境下的情报工作者带来了新的启迪,拓宽了思路,鼓舞了信心,指明了方向。

76.2009年8月5-9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发挥情报的支撑作用,举办“金融危机下的情报工作研讨会”,行动迅速,重点突出,针对性强,体现了学会围绕大局,服务中心的工作宗旨,展示了科技社团组织的凝聚力,得到业界积极响应和好评。

77.2009年8月20-21日,在上海举办了最佳竞争情报实践案例分析与经验现场交流论坛。在这次论坛上,邀请了6名嘉宾和几家国内的竞争情报开展得成功的企业的实战精英,分别介绍和交流了国内外开展竞争情报工作的实践经验,和大家分享了真实的案例,并与大家一起在宝钢集团现场讨论交流,学习宝钢开展定标比超等宝贵的竞争情报实践经验。

78.2009年10月23-26日召开以“挑战与创新---竞争情报方法与实践”为主题的第十五届中国竞争情报年会,共110人出席会议。专家多、内容丰富、参加人数多,特别是企业代表多是本届年会的特点。

79.从2009年6月起,历时3个月第三次开展了“2009中国竞争情报发展现状问卷调查”,并完成了“中国竞争情报实态调查分析与研究报告”。报告分析了被调查竞争情报人员情况、单位情况、竞争情报的目的、竞争情报活动的效果、竞争情报需求及竞争情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与1999年和2004年进行比较分析,对如何在我国开展竞争情报工作提出建议。